山東魯珠水泥有限公司
履行社會責任報告
我公司社會責任報告可在網站(www.furnacerepairtulsa.net/)獲取。
企業社會責任指企業在謀求利潤最大化之外的所應負有的謀求和增進社會利益的義務,包括依法經營,誠實守信,安全生產,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滿足人的發展需求,保護環境,節約和愛護資源,支持慈善事業,捐助社會公益,追求創新、推動技術進步等等。從企業內部看,就是要保障員工的尊嚴和福利待遇,從外部看,就是要發揮企業在社會環境中的良好作用。
目前,我們國內的大部分企業,把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當作一種負擔,所以消極對待,或視其對企業在短期內能否帶來看得見的經濟效益作為取舍履行的標準。這種眼光是十分短視且有害的,肯定不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
企業社會責任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產品本身在功能、外形等方面的同質化日益加深,價格戰愈演愈烈,企業的社會責任已經成為價格、質量之后參與市場競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因此,企業的社會責任可以轉化為發展機遇,承擔社會責任并非只是消極的負擔,她不但可以創造直接的市場機會,還可以提升企業形象,增加無形資產,擴大品牌效應,提高美譽度,凝聚優秀人才,贏得消費者及合作者信任,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現將我公司履行社會責任情況報告如下:
1、企業概況:
山東魯珠水泥有限公司,總資產10億元,員工236人,各類工程技術人員38人,是集水泥、發電、商砼、物流、自保溫墻體材料、干混砂漿、礦山開采、新型金屬材料、精密機械制造于一體的現代化企業公司。
公司秉承“平安魯珠,凝聚真情”的核心價值觀,以“建設宏偉工程,打造綠色建材”為使命,致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能環保型企業,按照“做好傳統產業,夯實發展基礎;做優產業鏈條,夯實發展后勁;做精高新技術產業,打造百年企業集團”的總體目標,不斷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水泥產業鏈條、新型金屬材料、國際尖端機械制造3個支柱產業互補、輔助行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公司通過了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有害物限量認證、低碳產品認證和省環保廳清潔生產驗收,取得國家各類專利156項、科技成果129項。先后榮獲山東省文明單位、省消費者滿意單位、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省文明誠信企業、省循環經濟示范企業、省安全標準化二級企業、省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企業、省職代會優秀星企業、泰安市“泰山先鋒”基層黨組織、市五星級黨組織、市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市花園式單位、市納稅增幅大戶、市國地稅A級納稅人、縣財力貢獻明星企業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公司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內強管理,外樹形象,大力推進企業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努力創建“平安魯珠”、“誠信魯珠”、“和諧魯珠”,形成了機構完整、制度完善、網絡健全的創建工作體系,企業經濟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譜寫了魯珠發展的新篇章。
2、抓好精神文明,惠及職工群眾。
近年來,公司黨委始終圍繞促進生產經營、企業改革、企業和諧穩定,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實現了黨的工作與企業發展有機結合,堅持通過文明單位創建活動,認真落實社會責任,把企業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職工群眾,提出了“企業效益明顯增長,職工收入穩步提高,工作環境不斷改善”的工作目標,組建了公司精神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負責日常創建工作。齊抓共管機制的建立,從組織上保證了文明單位建設工作得以扎實有效地開展。圍繞改善員工工作和生活環境、提高福利待遇、增加收入做了大量工作。
3、促進員工成長,維護員工權益。
公司以做強做大企業為目標,結合當前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在黨建、工建工作上,不斷融合、創新,努力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徑,結合公司自身特點以及“以德治企、依法治企、以誠信拓市場”的興企策略,把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和誠實守信放在重要位置來抓。一是結合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要求,認真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定了實施方案,在黨員中以爭當“泰山先鋒”、“工人先鋒號”、“寧陽標兵”為目標,不斷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發揮黨員隊伍的模范帶頭作用,根據不同的崗位按照創先爭優考核標準,設立了“示范崗”,爭當工人先鋒號,發揮了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二是結合公司實際組織開展了“十星級科室評比”、“八星級員工考評”、“職責履行卡”,并將考核結果同各責任人績效掛鉤,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開展;三是開展了“春季職工培訓”、“知識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了廣大員工的道德素質和文明誠信的自覺性,辦文明事、說文明話、誠實守信、禮貌待人、愛崗敬業已成為每個“魯珠”人的工作準則,形成了良好的職業道德風尚;四是大搞崗位練兵活動,針對不同崗位,制定不同的考核標準,評選出一大批技術能手,并外出旅游,既鍛煉了隊伍提高了技能,又陶冶了情操,為企業發展增添了后勁、活力;五是結合6月份安全生產月活動,組織開展了安康杯知識競賽。競賽活動在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進行了精心準備,各分公司、單位積極響應,認真組織廣大員工學習安全生產知識,并推選優秀選手參賽,使競賽活動進行的既嚴肅又生動、活躍。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廣大員工受到了啟示和教育。增強了安全意識和學習安全知識、提高防范能力的緊迫感,為“固基•轉型•綠色”發展理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保障。
4、堅持安全第一,加強安全管理。
公司從維護企業穩定、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出發,一是組織開展了職工提合理化建議活動,聽取職工心聲,總部領導召開專門會議研究討論,對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分類梳理,認真解決落實,將落實情況張貼公示。二是及時足額繳納各種社會保險,全體員工都簽訂了勞動合同,維護了員工權益。三是實行了職工工資集體協商、要約機制,保證了工資年年增長、福利的按時發放。四是全面強化了生產安全,提出并推樹了“不安全不干,不害怕不干”的安全文化,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安全條例》《安全檢查制度》、《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總部領導夜間值班巡查制度》《員工安全工資》《安全獎勵金》等多項規章制度,建立了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和管理體系,強化全員安全培訓,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做到安全管理系統化、規范化,實現了安全文明生產。
5、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
公司4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已成為“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節能減排”的示范線,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有力地推動了能源管理和節能工作:一是對高壓電機全部更新、安裝了新型節能進相機,并對所有低壓電機進行了排查,淘汰了全部高耗能電機,更換為高效節能電機,提高了用電質量,在石灰石破碎機電機上,配套安裝了變頻器,節電效果達到18%以上,年可節約標準煤近千噸,節約資金120萬元;二是對生料配料方案進行了優化,采用了易磨性好的砂巖粉、鐵礦選礦粉末、石灰石粉等材料,有效的提高了生料磨臺時產量,噸生料節電3kwh,年可節約標煤1100噸,節約資金106萬元,同時采取避峰生產,有效降低無功用電,噸水泥綜合耗電進一步下降;三是對回轉窯余熱發電AQC鍋爐進行改造更新,有效提高了噸熟料發電量,年發電量提高5%,既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又改善了環境,年實現效益2000萬元;另外利用余熱發電冷卻水循環對伏山鎮駐地居民、單位進行集中供暖,解決了當地居民取暖用煤問題,得到了環境保護。使回轉窯余熱利用率達到了最大化,年可節煤近萬余噸;四是加大環保治理投入,完善環保設施建設。按照項目環評和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落實了各項環保措施,對窯頭除塵進行升級改造, 在原有電式除塵器設施基礎上增加了袋式除塵器;對脫銷項目升級運行,利用SNCR+ERD技術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實施堆場治理,建設了原材料儲存棚,所用原材料全部入棚儲存,并安裝了噴淋設施,有效杜絕了揚塵污染現象;生產線上加強了除塵設施的運行、巡檢、維修保養,規范完善各項運行記錄,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同時,配備了灑水車、霧炮、噴淋設備,及時對道路、場地灑水抑塵;對噪聲的控制首先從聲源上著手,選用了噪聲低的設備,如具有噪聲低節能效果良好的螺桿式空壓機、空氣懸浮風機等;熟料冷卻機風機安裝了消聲器,產生機械噪聲的設備如磨機、水泵在設備與基礎之間安裝減振裝置并建設于密閉的房間內;其次是在噪聲傳播途徑上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利用建筑物的屏蔽作用和安裝隔音棉等措施使噪聲受到不同程度的隔絕和吸收。
另外加強對環保設施排放設備的規范化,廢氣處理設施處理工藝、廢氣排放筒符合環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標準要求,窯頭窯尾按要求配置煙氣連續在線監測裝置,與山東匯力環?萍加邢薰竞炗喠嗽诰監測運營合同,實施省聯網運行,動態化管控,并定期由管控環境技術(山東)有限公司委托進行環境監測比對和自行監測。
2019年由四川中科珺節能環?萍加邢薰緦剞D窯實施了顆粒物和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技改工程,技改項目主要采用了高效智能脫硝技術(SNCR)技術,有效降低了大約40%左右的NOx,建材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200mg/m3,經改造后可達到50mg/m3以下,顆粒物排放標準20mg/m3,改造后達到10mg/m3以下,經過改造為當地環境的改善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五是大量利用工業廢渣及各種固體廢物,在水泥生產過程中使用翻砂砂巖、東平鐵礦選礦粉末、國能生物電廠粉煤灰、石灰石尾礦、混凝土攪拌站固體廢棄物、機制砂廢料、燃煤爐渣、脫硫石膏等。上述各種工業廢渣和固體廢物,只要檢測合格,都可應用在水泥生產中,實現了節能減排、變廢為寶。
6、實行清潔生產,打造綠色建材。
公司高度重視環保工作,持續加大環保技術改造投入,特別是旋窯運行以來,按照項目環評和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落實了各項環保措施,對物料儲存、預均化均設置了除塵措施,對輸送系統均采取了密閉,經除塵器收集的粉塵全部用于水泥生產,窯頭、窯尾廢氣處理安裝除塵設備、循環水處理系統及脫硝設施,采用多通道噴煤管、減少一次風等工藝措施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利用高效智能SNCR技術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生產線安裝了廢氣在線監測系統,實現了廢氣排放的信息化管理,委托第三方運營加強維護,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不定期對現場數據進行比對,確保數據準確,保證在線設施的穩定運行,實現了主要污染物超低排放。
7、推樹“五種文化”,創建和諧魯珠。
公司不斷深化具有魯珠獨特個性的“五種文化”體系。安全文化,增強風險意識;執行文化,增強制度意識;納諫文化,增強民主意識;承諾文化,增強責任意識;自省文化,增強廉潔意識。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和諧魯珠,真心實意地為員工辦實事。員工是財富的創造者,回報員工是企業的責任和義務。深入推樹了納諫文化,逐一解決落實了職工關心關注的停車難、入廁難、吃水難、環境差、無活動場所、無休息日等問題。圍繞改善員工工作和生活環境、提高福利待遇、增加收入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先后投資500余萬元建設完善了職工公寓、食堂、多功能會議室,完善了圖書室、閱覽室、黨員活動室、職工之家、體育場等文化場所,徹底改善了職工生活和工作環境,豐富了職工文化娛樂生活;二是實行了員工就餐補助,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助150元,實行就餐刷卡消費,回報職工;三是利用旋窯余熱供水,解決了全廠員工的取暖、洗澡問題;四是實施了廠區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完成了廠區園林建設2000㎡,綠化3000㎡,改造路燈20盞,公司容貌大有改觀;五是三八婦女節期間,聘請縣婦幼保健專家,舉辦了“愛健康、愛自己”女性健康知識講座,得到廣大女工的好評;六是購置環衛車,定期對道路灑水,對花草樹木澆灌,建設了花園式工廠;七是新上了凈水器及電熱水爐,讓全體員工喝上了健康水,經過寧陽縣疾控中心檢測,該凈化水各項指標均優于純凈水和礦泉水;八是組織全體員工進行了健康查體,建立健康檔案,保證了員工身體健康;九是按照年初制定的職工收入計劃,確保職工年工資增長10%。環境的改善和待遇的提高,極大的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實現了企業的穩定和勞動關系的和諧,樹立了企業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8、實施轉型升級,加快企業發展。
近年來,公司瞄準國家產業方向,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增強企業發展后勁。一是打造新型裝飾材料產業。投資建設了山東明珠材料科技和山東泰信幕墻項目,研發和生產的新型金屬裝飾材料氟碳鋁單板及節能環保系統門窗等系列產品,年可生產各種裝飾材料500萬平,是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產品精度最高的氟碳鋁單板生產基地。二是打造精密機械制造產業。與上海嘉意機床合作,投資建設了山東嘉意機械項目。項目引進意大利先進技術,收購意大利LAG、 Rainer兩個公司,主要研發和生產Rainer雙伺服數控沖床、LAG折彎機、剪板機、硒谷壓鉚機等具備國際尖端技術的鈑金加工設備,年可生產各類板金設備2000余臺。公司在意大利博洛尼亞成立國際生產技術研發生產中心、在威尼斯成立國際銷售服務中心,主要針對歐美市場進行研發生產銷售。產品占領國內市場的同時,銷往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加拿大、印度、墨西哥、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目前,嘉意機械項目正向工業4.0智能制造領域拓展,加大智能機器人應用技術、系統設計技術、遠程調試和診斷技術等在產品中的研究應用。
9、參與龍頭帶動,助力社會公益。
一是對投資建設的伏山鎮敬老院進行了配套完善,為老人添置衣被,改善生活條件,獻上一份愛心。二是積極參與“龍頭帶動”、“文化帶動”、“ 村企共建”和“三個共建”等活動,先后與伏山鎮劉莊社區、茂盛村、西代村、施村、劉莊村、魏莊等村聯姻結對子進行幫扶,有力的帶動了以上各村的經濟發展,帶動了一方經濟;三是設立“魯珠獎學金”,獎勵金額達100余萬元。近年來,企業用于公益事業建設的投資達3920萬元。社會公益事業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贊譽,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提升了公司的社會形象和美譽度,為寧陽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總之,雖然在公司履行社會責任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離上級的要求還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狠抓工作落實,增強企業可持續競爭力,更好的推動企業三個文明建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